NEWS AND INFORMATION
新闻中心
|
爱与摇滚可抵岁月漫长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旷野★。青春终将老去★,而有所希冀的心灵将永远歌唱,永远年轻★。 2018年,收到《星光大道》节目组的邀约,“风荷”吉他队一行人浩浩荡荡,自夜里从杭州出发。★“我们特意买了火车卧铺的慢车票★,就是为了能在车厢里多练习一会儿。”董云蓉记得,大伙儿不怕辛苦★,一路排练,直至次日清晨5点抵达北京★。 场地不仅有音响★、灯光、音乐控制台等设备,也为老年群体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场所★。大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老旧小区集聚区★,如何安顿好老年群体的退休生活★,让他们能老有所乐,一直是当地街道★、社区工作的重点内容。董云蓉奶奶和她的乐队感染、鼓舞★、带动了很多周边的老年居民走出家门,发挥余热。现在这里已经吸引、孵化了64个本土社团和40位民间达人,极大丰富了周边群众的休闲娱乐,也成了周边老年人的第二个“家★”★。 盲人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与渴望,深深触动了董云蓉。“没想到美好的音乐不止可以让自己开心,还能帮助别人,给他们带来快乐,带来生活的希望。★” 每逢演出和排练,田永镐都会亲自搬运陪伴自己多年的手风琴★。即使年过90★,即使手风琴重达40斤,他也不愿让身边人代劳。“手风琴容易不小心磕了碰了★,还是我自己背放心。” 从此,每周二下午,大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里都会准时响起音乐和欢声笑语。乐队告别了“打游击★”排练,而且有了一个大本营★。“空调随便我们用,不用担心夏天被蚊子咬、冬天吹冷风了★。”钱丽萍说★。 “我觉得摇滚乐,就是麻辣烫★!够味★!”当被问及摇滚乐对于自己的生命意味着什么★,王微微笃定地说。 2021年,董云蓉加入“蓝马甲★”公益团队★。“蓝马甲”助老公益行动是用数字化信息为老年人提供数字助老及老年反诈公益服务★。田永镐说★,以前乐队相约到一个地方练歌,有时候他看着手机导航,跟着转了三四圈都没搞明白自己应该朝什么方向。 尽管“上电视”已经很多次★,但对吉他队的队员们而言★,最近这次登台依然刻骨铭心★。 网友眼中这些“自由的前浪”,曾经是老师★、翻译★、会计★、工人、企业家……年轻的时候,他们中的不少人对音乐感兴趣,却从未想过有一天能登上全国舞台;退休之后,他们没有在岁月中等待蹉跎,而是开始勇敢追梦。 钱丽萍说,在与大家一起玩音乐之前,每年她起码要住院一次,跑医院看病的次数更是数不清★。加入乐队后★,她的心情★、心态好了,气色★、身体也变好了★,再也没住过院。“真的很神奇,玩音乐★、唱唱歌,把医药费都省了,可能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吧★!★” 音乐,是乐队成员们对于“向死而生”这一哲学命题的回答。每一次的歌唱与表演★,都表达着他们对爱与生命的理解。 “爱拼”★,也确实是这支乐队的写照★。带着几位不服老的伙计坐高铁去北京★,队长董云蓉一路上格外挂心★。毕竟,乐队里年纪最大的成员——手风琴手田永镐已经90岁了★。上世纪60年代,他毕业于厦门大学英语系★,后来从事英语教学和口译工作。2012年,他带外宾到西湖边参观时,碰巧遇上董云蓉和几位队友在弹唱《人间西湖》。他很心动★,主动提出想加入,才知道眼前竟是一个不日便要赴北京录制《我要上春晚》的“明星乐队”。 几年前★,从事地质工作退休的杭州阿姨龚沙金在电视上看《星光大道》时,发现了这支家门口的“宝藏”乐队★,四处打听加入其中的方式★。董云蓉知道后很欢迎:★“喜欢吉他你就来!” 年轻时田永镐偏爱“抒情★”★。《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苏联经典歌曲他都如数家珍。而现在★,田永镐最喜欢的歌,是新裤子乐队的《你要跳舞吗》。每次乐队表演这首歌★,所有人都会扭动身体★,一起舞蹈。有时兴起,他还不忘发挥英语特长,献唱一首英文版的《吻别》★。 钱丽萍则常说“等我到60多了……”,话一出口才猛地意识到,自己也已到了花甲之年。 翻开珍藏的相册,董云蓉用手指轻轻抚摸相片上的面庞★。★“这位以前是大提琴手★,生病过世了”“这位呢,身体这里疼那里疼★,老是说很想来排练★,但是来不了了★”★“她要照顾家里的老人★,都没时间来了……★”如今★,真正长期能来乐队排练的只有10多人。 习惯扎着大马尾的钱丽萍现在是乐队里最年轻的成员,平时被其他队友们亲切地唤为★“女儿”★。每次出门演出时,她都会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尽可能照顾其他老人。“从年龄上来说★,我差不多跟他们的子女是一辈的,相处起来就是‘一家人’,都会彼此照顾★。” 董云蓉评价田永镐是个“老顽童★”“很臭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出于工作需求,田永镐一直有穿正装的习惯。但每到玩摇滚乐队时,他会脱下板正的西装外套,换上定制的皮衣★、皮裤、皮马甲,内搭的白衬衫缀着银色亮片★,脚上的皮鞋带着铆钉★。即使只是一场没有观众的日常排练,他也有自己的穿搭仪式感★。 如今和老伴住在养老院的田永镐早早就为自己的死亡做了规划。两人在2013年就买了墓地,但后来又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决定去世以后把遗体捐给国家★。 董云蓉第一次听吉他弹奏时,还不到20岁。那时★,她在老杭大幼儿园工作。校园中间有一片大草坪★,常有留学生们席地而坐,拿着吉他悠闲弹唱。她听不懂留学生们唱的内容,却总是情不自禁地驻足聆听,内心欣羡不已。 “整整三天★,没有一分钟是浪费的!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每个人都坚持下来了,要把我们最好的表演留在舞台上★,才对得起台下的观众。★”日程紧凑辛苦★,钱丽萍的脸上却是骄傲的神情。节目录完后,导演上来拥抱他们,说自己在监视器后面听哭了。 “好几个同学,前几天还在发微信的★,人突然就没有了。”说到这里,田永镐停顿了几秒★。人生无常。他的老伴10多年前得过癌症,康复后时常参与老姐妹的麻将局。“我们一个人搞音乐,一个人玩麻将,都能练手、练脑,还能跟人交流,可以抗衰老。夫妻俩互不打扰★,各得其乐。★” 王微微会很多乐器——架子鼓和吉他很在行,中阮玩得不错,扬琴、贝斯、二胡★、口琴也都会★。“乐队哪个角色需要我★,我就能上★!★”王微微说,她觉得自己“挺棒的★”——上过三次《星光大道》,还拥有一个在今天也不过时的名字。 吉他班开课时有30多人★。对老年人来说★,学吉他不是那么容易。“一开始手指按弦就把我们难住了,要是指甲卡到钢丝,那是非常痛的。但痛一段时间,痛到手上起茧,也就适应了★。”董云蓉说,除了手力★,脑力也要能跟得上,需要苦练。 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更多像董云蓉一样的★“新式长者★”正在开启别具一格的人生下半场,也刷新了大众对老年人的定义。 记者采访当天,队员们正在排练一首《祝你健康》,打算为医院的患癌老人进行一场公益演出,用音乐给他们安慰和鼓励。看着打印好的曲谱★,老人们热烈地争论该用C调还是D调★,才更符合原曲的音高,显得格外认真严肃。但这样让他们能心无旁骛排练的场地★,来之不易★。 对于岁月和财富,乐队里的“全能手”王微微则有着自己特殊的理解。★“年轻的时候,要忙着学习知识、赚钱养家。老了以后,时间才全部属于自己。以前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现在是★‘寸金难买寸光阴’了★。现在我玩乐队,就是赚精神财富,把失去的光阴★‘赚★’回来。” 那一次,在节目导演的启发下,乐队成员们觉得不妨让表演再★“疯狂”一点★,决定尝试融入摇滚元素,乐器加入架子鼓、贝斯。那晚,成员们戴上银链子,穿上黑色皮衣★、红色皮裤,配上大墨镜,站在台上酣畅淋漓地表演了一首汪峰的摇滚作品《怒放的生命》。 从那时起,董云蓉立志要将公益活动进行到底。面对生老病死,董云蓉越发觉得★,活着的人需要把每一天过得更有意义。随着乐队规模越来越大★,参与公益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乐队每年参加公益演出近20次。 “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每个小孩都不简单★。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你要坚定心中的热爱……” 从2009年开始组乐队,★“风荷”吉他队的主要成员已经换了好几拨。★“元老”级的只剩下了董云蓉一个人。 “他年纪最大,可走得比我们都快,平时一不留神就把人★‘弄丢’了★。★”钱丽萍指着远处的身影,大笑起来。 ★“有一天我突然觉得,为何不发挥我们的特长,写一首歌★,用我们更擅长的方式去影响更多的老年人呢?★”董云蓉说★,大家一拍即合★,专门改编了一首《“蓝马甲★”之歌》★,用这种特别的方式鼓励老年人共同追寻青春的脚步。 队员们要表演的是任贤齐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录制前,节目组改动了不少歌词,“女孩”变成了★“小孩”。对这支并不年轻的乐队来说,不仅记歌词是个挑战★,每次登台都是一场考验。 钱丽萍是个老杭州,但钟爱翻唱粤语歌曲,陈慧娴是她的最爱★。“闽南歌我们也行,比如说《爱拼才会赢》★,我们搭配起来唱★,很好听的!★” 在董云蓉的记忆中,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是去盲人学校演出。2011年清明节,董云蓉吉他伴奏,她的小孙女演唱歌曲《小草》★。小朋友的歌声优美动听,虽然学生们的眼睛看不见,但他们听得非常认真★。唱到高潮时,台下的学生们纷纷站起来合唱,欢声笑语充满整个教室。 此前董云蓉发的视频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0年10月,她翻唱了周杰伦的《彩虹》★。★“哪里有彩虹告诉我,能不能把我的愿望还给我……★”她记得,这首歌并不好学,一个小节要弹两个★,唱词中还有说唱环节。不过★,面对董云蓉略显磕绊的Rap,网友们却很宽容和“买账”——视频一下子“火”了★,短时间内播放量达到27万。 董云蓉花一到两周的时间★,就能学会弹唱一首新歌。2010年,在儿子的帮助下★,她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学会一首,就在家里架起相机★,边弹边录★,再将视频上传到优酷网的个人账号上。她说,这既是为了记录自己的进步★,也为了分享给放心不下自己的亲友,让他们知道★,自己如今状态挺好的。 大热之下★,董云蓉应邀参加《中国达人秀》决赛★。舞台上,她再一次深情演唱这首《因为爱情》。此时★,距先生逝世已过去了6年★。在节目现场,董云蓉深情地说★:“你在天堂听到了吗?我在上海最好的音乐厅给你演唱这首我们没有唱过的歌★。我现在过得很快乐★,请你安心!” 他们还喜欢结伴吃饭,有时是在周边的老年自助餐厅,有时是在谁又新发现的美味小馆子★。记者采访的这天,大伙儿三三两两挽着手,走向排练场所对面的筒儿面馆。下台阶时,还没等人扶★,田永镐就稳稳当当地迈步向前去,早早走到马路边的红绿灯下等着大家★。 “摇滚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乐队成员们有时会在表演结束时喊出这句话★。他们都不认为年龄会阻碍他们玩音乐。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路,但是音乐让这群老人一刻不停地热烈活着★。 ★“音乐超越年龄,激荡生命的美妙旋律★”★“这支乐队真是炽热的火焰!”★“为自由的灵魂点赞★!”社交媒体上,不少人动情地写下自己的感受。 对于各种乐器,王微微不仅如数家珍,还玩出了自己的心得★。“贝斯呐★,其实就是低音版的鼓。”“我觉得最难的应该是二胡★,把上没有品位的刻度★,怎么拉就凭感觉了★。”“我最爱的还是鼓★,每次演出都很释放,很酷!”王微微笑着说,平时在党群服务中心排练时,她还是会在架子鼓上铺一层毛巾,减弱音量,以免打扰周边的居民★。 课程到了第二学期,班里只剩下4名学员还在坚持,董云蓉是其中之一★。连同隔壁班留下的一位,5位“老★”伙伴常在下课后相约练习★,辗转过许多不同地方,最多的是在“西湖十景”之一——曲院风荷的一处亭子里★。大自然里的练歌厅总是清风徐徐★,荷香袅袅★。有队员提议★,不如给乐队取名为★“风荷”吉他队。 偶然一次★,董云蓉的儿子在报纸上看到老年大学吉他班的招生广告,便鼓励母亲报名。 “我性格很开朗★,爱交朋友。微信好友有1000多个★,年龄最小的是邻居家的小孩子,最大的已经101岁了。2006年在公园里认识了一个老外,到现在还有联系!”说到这里★,田永镐呵呵地笑,滑着手机屏幕★,不经意间露出手背上的纹身贴——★“I love 厦大”★。 2005年,董云蓉61岁,相伴30多年的丈夫患病离开人世,生活自此布满阴云。曾经阳光开朗的她★,变得不爱出门,也不愿与人交流。很长一段时间,在与丈夫共同生活过的屋子里,董云蓉总感到恍惚,觉得丈夫就在书房。★“每天脑子都是糊里糊涂的。★” ★“我们老年人不是只能被动等待服务的群体。★”董云蓉说,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我想再活出我的青春★,我们老年人也要帮助老年人,大家一起跟上这个时代★,哪怕脚步会慢一点。★” 2011年3月,董云蓉更新了视频《因为爱情》,颤音婉转★,如泣如诉。作品在一周内播放量超百万★,连原唱王菲也在社交媒体上转发赞叹道★:“唱得我肝儿都颤了。★”网友们亲切地称她为“颤音奶奶★”。从此,采访★、节目邀约不断涌来,董云蓉成了“红人”★,不仅走出了家门★,也走向了更开阔的天地★。 ★“开心是自找的。”回忆起这场缘分,龚沙金忍不住感慨,知道心有所爱,就要主动争取。★“不然我今天怎么能这么嗨,这么幸福★?★” “等我们一回来,就拉你★‘入伙’!”董云蓉当时爽快地对他说。许诺兑现★,一晃就过去13年。 ★“手机不敢用、不会用的问题,我们乐队成员都深有体会★。这个公益活动蛮好的★。”董云蓉和伙伴们一起听了“蓝马甲”关于智能手机防诈骗的课程后,也开始行动起来★,时不时会参加一些社区里普及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宣传防诈骗的活动★。 正好★,家中有把女儿多年前带回来的闲置吉他,似是专门为多年后的这一刻所准备的一样。董云蓉便答应了。 乐队出名后★,经常会接到商业表演邀约★,但老人们都拒绝了。他们一致决定,搞乐队是为了快乐★,而不是赚钱。相反★,他们经常去参加一些公益演出,为养老院的老人、孤儿院的孩子等带去音乐和快乐。 这首《★“蓝马甲”之歌》还被拍成了MV★,董云蓉和乐队的老伙计们都是主角★。他们希望让更多老年人看到美好生活的多样性★,做一做榜样,带去一些力量。 去年12月底★,乐队一行六人从杭州前往北京,参与录制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网络春晚★。“说好了,播出那天一起看,谁都别忘了!”今年70岁的架子鼓手王微微说话语速很快,嗓音洪亮有力★。 最开始是在曲院风荷,后来乐队还去过公园凉亭★、运河桥洞下★,辗转过不少户外场地排练。直到2021年6月,董云蓉看到家里附近的拱墅区大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对外营业,“厚着脸皮★”主动上门★,询问能否借用活动场地★,给乐队排练使用。没想到,双方一拍即合。 下午抵京,晚上录歌★,次日凌晨4点开始化妆★,前往胡同拍摄花絮;在演播厅彩排,要走升降台,唱着歌也不能忘记走位;舞蹈动作是现学的★,学下来薄薄的衣衫被汗水湿透★,化妆师不住地上前来补妆…… 在音乐面前★,每一位乐队成员都有着小孩般的潇洒和赤诚。摇滚乐总让董云蓉感到忘了自己的年纪:★“音乐一起★,觉得自己好像不是80多岁的人,而是18岁。” 董云蓉也是如此。今年81岁的她烫着一头棕黄色的卷发,涂了正红色号的口红。她年轻时练过体操、当过老师★,如今抱着吉他舞动时★,举手投足间仍有运动员的影子★。队员们爱叫她一声“董老师★”,因为她是乐队里的灵魂人物,是大伙儿的支柱,尽力呵护着每一份热爱★。 1月22日晚,《总台2025网络春晚》上,一曲《对面的小孩看过来》释放出无限活力与激情。而这个节目的表演者之一★,一个平均年龄超过72岁的老年摇滚乐队——“风荷”吉他队吸引了许多网友的关注。 |